图片
●基本礼仪
1. 常说“请”“谢谢”“对不起”,礼貌用语不离口。
2. 进门前敲门,得到允许后再进。
3. 轻声关门,避免制造噪音影响他人。
4. 递尖锐物品时(如剪刀、笔)尖端朝向自己。
5.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或纸巾遮挡,不朝向人。
●公共场合
6. 公共场合手机调静音,接电话降低音量。
7. 乘坐电梯时主动为他人按楼层,礼让进出。
8. 排队时保持距离,不插队或推挤。
9. 公共交通上不占座,主动让座给需要的人。
10. 不在公共区域吸烟、吐痰或扔垃圾。
●餐桌礼仪
11. 吃饭不吧唧嘴,筷子不插在饭上或指人。
12. 夹菜时不翻搅公共菜盘。
13. 咀嚼食物时不说话。
14. 离席时轻声告知同桌人,不突然离场。
15. 主动帮邻座传递餐具或调料。
●沟通细节
16. 认真倾听他人说话,不随意打断。
17. 说话时注视对方眼睛,不看手机。
18. 不随意评价他人外貌、信仰或隐私。
19. 对服务人员(如服务员、保洁)说“谢谢”。
20. 不抬高音量争论,不情绪化表达。
●尊重他人
21. 未经允许不翻动他人物品或手机。
22. 借东西及时归还,保持完好。
23. 不随意打断他人工作或休息。
24. 尊重他人时间,约会提前到达或提前说明迟到原因。
25. 不随意给他人贴标签或传播偏见。
●细节关怀
26. 下雨天收伞时注意不溅湿他人。
27. 开车经过水坑减速,避免溅到行人。
28. 公共场合整理仪容时避开他人视线(如补妆、抠鼻)。
29. 离开会议室或餐厅时推回椅子。
30. 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开门或提重物。
●个人习惯
31. 保持指甲、头发整洁,衣着得体。
32. 不随地扔垃圾,找不到垃圾桶时先收好。
33. 公共洗手间使用后清理台面水渍。
34. 轻声开关门,尤其早晚避免扰邻。
35. 在安静场合(如图书馆)轻步缓行。
●社交边界
36. 不随意打探他人隐私(如收入、婚恋)。
37. 未经同意不将他人照片或聊天记录外传。
38. 不随意触碰他人身体(如摸头、拍肩)。
39. 拜访朋友家提前沟通,不突然到访。
40. 借住他人家后主动清洁并表达感谢。
●情绪管理
41. 遇到冲突先冷静,不恶语相向。
42. 不将负面情绪发泄给无关的人。
43. 对他人失误多包容,少嘲讽指责。
44. 公共场合不抱怨或大声吐槽他人。
45. 即使观点不同,也尊重他人表达的权利。
●长期修养
46. 守时守信,答应的事尽力做到。
47. 阅读后归还借阅的书籍并保持整洁。
48. 主动学习不同文化礼仪,避免冒犯他人。
49. 对弱势群体保持善意,不歧视或嘲笑。
50. 以身作则,用行动影响他人而非说教。
真正的教养体现在对他人感受的体谅和细节的敬畏中,是无需提醒的自觉,更是根植于内心的善意。共勉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